【津城非遗】穆氏传统戏法
天津
天津 > 天津记忆 > 正文

【津城非遗】穆氏传统戏法

穆氏传统戏法是由戏法大师穆文庆在20世纪20年代末创建的,它继承了民间戏法的特色,利用“声、光、电、化、物”等原理进行表演,在我国大江南北独占一孤。

传承人杨晓亭、穆成玉、穆成科、郑少义、王文、王武、陈亚南、陈亚华、王殿英、杨发清、马国良、张映敏等均成就显著。在表演中“捆、绑、藏、掖、撕、携、摘、解”的技巧,对于演员自身的技术要求极高。能熟练掌握,实属不易。

图片

目前,全国能够表演中国戏法武活“胆、剑”;文活“豆、环”四大绝技的人数少之又少,但在传承上后继有人,能全面继承穆氏传统戏法的各项绝技,在代表性传承人中王武师傅可全面进行表演。穆氏传统戏法现仍在北辰区运河两岸流传。

穆氏传统戏法表演分为文戏法和武戏法。文戏法保留的有几十种之多,以口彩相连为特色,如《大变活人》《男女换相》《八彩碗变各种小动物》《仙人种豆》及手彩相连等多种绝活。

图片

武戏法以动静相结合为特色,保留的也有近百种之多,以吞宝剑、吞铁球为特色。强调和突出的是演员在表演过程当中的技巧,手法尤为重要。主要有《头顶铁球》《汽车过身》《双风贯耳》《头碰石头碑》《单掌开石》等多项绝活。

来源 天津非遗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