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行通臂拳亦称“猿猴通臂拳”“老祁派大势通臂拳”,是中国武林界著名拳种之一。据考证该拳种在汉代已有流传,近代有确切字记载的五行通臂拳创始人,是清中叶浙江人祁信,他早年于北京设馆授徒,并由此将该拳术传入全国广大地区。
五行通臂举由祁信始,第三代传人张策将该拳更广泛地传播开。此后有张喆在天津,刘月庭、王荣彪在北京,修建痴在大连等设馆授徒传艺。1934年,张喆先生在天津南市五圣庙,开设“通臂国术社”,至1959年,教授拳术达25年之久,为国家培养出众多的武术人才。
20世纪80年代,该拳第四代传人邓鸿藻先生,受天津南开区政府委托,组建成立了“南开武术馆”,开馆期间盛极一时, 享誉中外。日本曾多次派代表团前来观摩学习。2006年,天津武术协会批准成立了“五行通臂拳研究会”。
五行通臂拳内容上主要包括:十二基础桩功,四十八行步操练法,拳术套路内容有“拆拳”“五马奔槽”,及后“大连环”“小连环”等。器械方面,有五行通臂刀(亦称八步十三刀)、通臂枪,及短袍青云剑、长袍纯阳剑等。
运动的主要特点是:拔顶抗项,含胸拔背,沉肩坠肘,三折九扣,拧腰坐胯,神情内敛,提肛收臀,意守丹田,肩背松顺,放长击远,松肩探臂,立轮成圆,曲中求直,趾抓膝弹,中正安舒,支撑八面。
来源 天津非遗中心